汶上南旺蚩尤冢
! Q- ?" i; {) C! P( H1 X; @8 t+ ^ [ G3 Z8 g1 j7 A# G
蚩尤冢,位于濟寧市汶上縣城西南十九公里的南旺鎮(zhèn),座北向南,樹木參天。
8 n: R* k) F4 a5 b# ]/ o: L蚩尤,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杰出人物,是與黃帝、炎帝同時代的部落首領和民族領袖,據(jù)《龍魚河圖》載“黃帝之前,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,銅頭鐵額,食沙石,制五兵之器,變化云霧”。《三圣記》中載“自古以后蚩尤天王辟土地,采銅鐵煉兵興產”。《太始記》載“蚩氏乃東據(jù)淮岱之地以軒轅東進之路及至其沒漸至纓矣”。今據(jù)《漢地理志》,其墓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(xiāng)城(現(xiàn)今山東汶上縣南旺鎮(zhèn)),冢高五丈。秦漢之際,居民由常以十月祭之,必有赤氣出如絳,民名之蚩尤旗。蚩尤戰(zhàn)敗于軒轅后,逃淮岱冀兗之地。史料所載的城于涿鹿宅于淮岱,遷徙往來,號令天下(岱,古指泰山;兗,古指兗州,即今兗州市),說明蚩尤被炎黃打敗后的勢力范圍和生存空間已縮小到泰山、兗州、汶上、東平、巨野一帶?!妒酚洝范司磔d“三日兵祖,祠蚩尤,蚩尤在東平陸闞鄉(xiāng)齊之西境地”(東平陸即今山東汶上縣,闞鄉(xiāng),今汶上南旺鎮(zhèn))。有關專家根據(jù)資料記載,對蚩尤冢進行了全面論證和考古勘探,證實汶上乃是歷史上蚩尤部落的主要棲息地,是東夷文化的主要發(fā)祥地之一。據(jù)《中國帝王辭典》記載:當時,黃河中上游有黃帝部落、炎帝部落,下游有東夷族、九黎族,他們之間常為了爭奪財務和生存空間而發(fā)生戰(zhàn)爭,九黎族首領蚩尤英勇善戰(zhàn),戰(zhàn)敗了炎帝族,炎帝族求救于黃帝,炎黃二族聯(lián)合起來,與蚩尤大戰(zhàn)于涿鹿之野。有史料載“戰(zhàn)于黃河下游泗,濟蜀流充斥的平陸之野”(泗,即泗河;濟,即濟水;平陸,即現(xiàn)今山東汶上縣)。蚩尤被殺,被分埋葬于汶上、巨野等地(蚩尤四冢之說),其首級葬于闞里(現(xiàn)即汶上縣南旺鎮(zhèn))。
$ L/ d- ]% n4 L( v蚩尤冢位于汶上縣南旺鎮(zhèn),黃覽曰:“蚩尤冢在東郡壽張縣闞城中,冢高七尺,常以十月祀有赤氣出,如絳,民名為蚩尤旗”??驹唬骸皷|平陸有闕亭,按東平陸在汶上闞城亭魯諸公墓焉,即此地矣”?!吨袊弁醮筠o典》、《辭源》、《水經(jīng)注》、《兗州府志卷二十三卷》、《汶上縣志》、《闞城諸公墓之圖》等對此均有記載。 $ ]3 o- n; Y$ z7 |
蚩尤冢現(xiàn)存兩幢石碑,石碑高2.3米,寬1.5米,厚30厘米。屹立于蚩尤冢前,石碑的下面刻有文字“蚩尤冢”為清代人所刻?!膀坑褥簟北态F(xiàn)存放在縣博物館內。 8 f( _! W- h! F0 F" I% M& y% M4 V
千百年來,前來憑吊祖先的海內外游人絡繹不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