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泰安7月9日訊 一家一年考出四個大學生,這看起來不太可能的事情,今年卻發(fā)生在泰安一個普通家庭里。家庭的“主心骨”是丈夫泰安市郵政局職工張元民、妻子泰安市第十二中學老師申洪英。四個孩子中有三個是后來改口叫“爸爸、媽媽”的,因為一分愛心,這三個曾經(jīng)輟學的孩子聚集到了這個愛心家庭里。 四個孩子分別叫張申、鄭芳、盧靜和劉超。張申是張元民和申洪英的親生兒子,除了他以外,其他三個孩子都輟過學,是半道到張元民家入伙的。 鄭芳是進入這個愛心之家的第一個孩子,從小被姑姑抱養(yǎng)的她,因為姑姑家境貧寒,從初中起,幾次輟學回家,每次都是申老師替她交上學費后把她領回課堂。直到上高一那年春節(jié),鄭芳改口叫“爸爸、媽媽”,就開始住到了這個愛心之家里。后來,因家庭困難而幾次輟學的盧靜和劉超,也陸續(xù)加入這個愛心大家庭。其中盧靜是張元民夫婦從她打工的一家紡織廠里“拽”回來的。 四個孩子高中三年,張元民夫婦忙碌而快樂。每個周末,四個孩子聚在這個愛心之家里,兩口子加上張元民的父母,四個大人忙活一上午做的飯菜,被四個孩子一會兒就消滅干凈了。 高考期間,張元民父母承擔著后勤保障工作,72歲的老大爺每天騎著自行車采購兩大包蔬菜、水果,71歲的老大娘在家里下廚做飯。張元民夫婦負責送飯,張元民騎車到30公里外的泰安三中,申洪英則跑15公里外的十九中和附近的英雄山中學。 愛心付出獲得了回報。劉超考了649分,張申和鄭芳均過二本分數(shù)線,盧靜走個好??埔矝]問題?!昂⒆觽兌己芏?,高考結束后,都出去打工了,為了能夠給這個家?guī)忘c忙?!痹诮?jīng)歷了體力、腦力的高度緊張之后,張元民夫婦正躲著四個孩子,籌措上大學的費用。 “這是我資助失學兒童18年來,獲得回報最大的一次。一個家庭一下子出了四個大學生,也值得慶祝一下。”張元民告訴記者。送走這些大學生,他倆籌劃著再篩選一兩名初高中生,進行全程資助。作者:本報記者 李克新 《中國郵政報》記者 崔鵬森 |
|本地廣告聯(lián)系: QQ:905790666 TEL:13176190456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汶上信息港
( 魯ICP備19052200號-1 )
GMT+8, 2025-5-19 01:46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