汶上禮佛大道:成就“佛都”新地標
1 _! a. D+ |! \, D
汶上.jpg (96.5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09-11-19 00:29 上傳
: I% R1 g6 _; n9 Y
作為“中國佛都”的標志性建筑,禮佛大道建成后不但能改善城市環(huán)境、提高人居生活水平,還將進一步拓展旅游空間,增加游客的滯留時間,推動佛都旅游的發(fā)展。8 A( Q( u# ?! ~4 L x K& u5 n
# S4 d- }4 X0 G8 Y2 b2 P# M
主體工程已經(jīng)完工三段景區(qū)寓意各異 “儒釋圣地 花園水城”初具規(guī)模& ]: T" t, ~4 Y$ z( n0 A. l/ \
* F; Q K8 H ^; T$ J! ^/ y6 a7月30日,在汶上縣禮佛大道施工現(xiàn)場看到,一條通往寶相寺的園林式道路已鋪設完工,小橋、流水、綠樹成陰,與兩旁的仿古建筑主體構(gòu)成了一副和諧、優(yōu)美的圖畫,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光。
0 D: x* f0 K) r! D
' E' K! |3 @1 D" D' v+ l& h禮佛大道工程建設指揮部袁學敏說,禮佛大道全長1300米,寬160米,總占地面積312畝,建筑面積1.9萬平米,總投資5億元。項目由清華和復旦規(guī)劃設計院規(guī)劃設計,利用原有道路、水系自然地將大道劃分為三段,突出了佛性本有、人性本凈、見性成佛的設計理念。目前主體工程建設已經(jīng)完成,正在進行仿古建筑的裝飾、裝修工作。
+ Q, G8 t4 b: v; }" z' H
% P) w( J( F f, Z據(jù)介紹,禮佛大道從南至北分為三個景區(qū)。第一個景區(qū)為自然園林景觀區(qū),這一段景區(qū),共打造了四個人工湖泊和三個景觀小橋,分別叫忍辱橋、精進橋、般若橋,景區(qū)中間一個水榭名曰“觀心”。景區(qū)內(nèi)主要種植柿子樹、核桃樹、對節(jié)白蠟、柳樹、欒樹和十幾種水生植物,襯托以泰山石、萊蕪石、沂蒙石等各種景石,突出了汶上“花園水城”特色。$ o# j' [/ |1 y
0 d4 g, G& r' N! h* C# ]
跨過花園小路,是禮佛大道的中段,也就是第二個景區(qū)自然生態(tài)過渡區(qū)??绾^的石橋共有九道彎,橋面鑲嵌八種姿態(tài)的蓮花地雕,稱做九曲八寶橋,橋中心有木質(zhì)涼亭一座,名曰“觀?!保梢约{涼賞景。湖西是蒼青的翠竹,登上湖岸,迎面看到的是兩株上千年名貴的紫薇(百日紅),七八百年的對節(jié)白蠟,西邊假山全是由泰山石堆砌而成,假山西北涼亭名曰“聽濤”。沿湖邊小路而過,踏上北岸親水平臺南望,近處是兩盞七寶琉璃須彌燈,遠處是壯觀的音樂噴泉。: C0 Y/ f* |" t) F3 c9 E3 F
5 R |9 R! D0 f/ ^7 E8 m
再往北行,沿著景區(qū)中軸線鋪設的龍形圖案地雕和隆起的御道,就可以到達景區(qū)的核心區(qū)域,也就是第三個景區(qū)菩薩廣場,在廣場中央,是仿太子靈蹤塔地宮出土的銀菩薩造像塑造的“甘露觀音”,佛像高17.9米,腳踏蓮花寶座,天龍護法,左手持凈瓶,右手持楊柳,普灑甘露。觀音像周邊是8根阿育王柱,象征八正道,平臺外側(cè)種植12株大銀杏樹,象征“十二因緣”。
7 @/ N; e4 e* I1 M' W6 _! R) v, M/ r0 L
禮佛大道目前是集中展示“中國佛都”汶上的標志性景觀建筑,通過建筑布局和空間營造凸顯佛文化氛圍,形成汶上的城市主題旅游文化區(qū),更是為市民在城市中心區(qū)域打造出一片公共開放休閑場地。; S" Z7 ? h2 c5 W8 ]& w
' O/ U8 p+ B) Q1 q/ a- L* D目前,汶上縣城已經(jīng)形成了以佛教圣物為中心,以儒釋文化為亮點,以水系生態(tài)為依托,“ 儒、釋、綠、水、城”共生共融的“一心、兩軸、三區(qū)、四廊”城市景觀風貌。寶相寺核心圈人文景觀中心吸收世界各國佛教建筑設計,形成了佛教文化主題大觀公園。而寶相寺路兩側(cè)的改造也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,將來會建設成以佛教文化為突出特點,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并重的商業(yè)中心,規(guī)劃中還將建設餐飲特色街、文化休閑街、商務服務街,集中發(fā)展一批旅游服務業(yè)配套服務項目。 1 E3 v& f- B* M, v% E9 o
0 L1 ^5 I! t' t( `
wenshang.jpg (175.5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09-11-19 00:29 上傳
|